二噁英限值降至0.05ng/m³,烟气净化成垃圾焚烧发电“必需品”
截至2022年4月,我国投运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约760座,焚烧处理能力已达到85万吨/天,正逐步取代传统填埋方式,成为我国垃圾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的重要手段。
但随着环保要求愈发严格,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的烟气、飞灰等二次大气污染物也开始引起人们关注。通常,垃圾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会含有二噁英物质、粉尘颗粒、重金属物质以及酸性化合物等,如不能进行妥善处理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。
现行国家标准《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》(GB 18485-2014)对垃圾焚烧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物、氮氧化物、二氧化硫。氯化氢、重金属及其化合物、二噁英类、一氧化碳等提出了明确的限值要求,其中二噁英类的测定均值需控制在0.1ngTEQ/m³,与部分发达地区的标准持平。
当然,这一标准更近一次修订是在2019年,而垃圾焚烧在几年时间内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。因此,国家层面亦鼓励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出台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。
就在前不久,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征求关于《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的意见,将于7月14日截止。
对比来看,江苏即将出台的这项地方标准较国家标准要严格许多。如二噁英类测定均值拟定在0.05ngTEQ/m³;1小时测量均值要求中,氮氧化物在150mg/m³、二氧化硫在30mg/m³、一氧化碳在50mg/m³,对应在国标中分别是300mg/m³、100mg/m³、100mg/m³,对汞、镉等重金属污染物的要求也有所收严。
面对日益收紧的限值标准,垃圾焚烧发电厂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烟气减排?
首先要明确一点,垃圾燃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烟气。因此,减排的重点除了工艺节能升级之外,更关键的还是要通过合适的烟气净化手段,来实现污染物浓度降低。
现阶段,对垃圾焚烧烟气的处理主要针对制定污染物来实现,一套流程包括脱硫脱硝、脱酸、除尘、二噁英控制、重金属控制、飞灰处理等多个环节。
举例来说,烟气脱酸处理主要有湿法、半干法、干法脱酸三种。其中,湿法脱酸效率较高,可实现氯化氢99%脱除,对二氧化硫也能实现95%以上的脱除率,但后续也存在废水处理的需求;干法脱酸不产生废水,但石灰粉消耗量大,飞灰处理成本也会增加,脱除效率也有待考量;而半干法介于两者之间,效率能达到90%-99%,且产物为干态固体,当然操作水平要求也更高。
同时,为了能更有效地运行,已有部分垃圾焚烧企业意识到“盘活存量、靠内部挖潜求发展”的重要性,选择在确保环保运行的基础上,探索协同处置污泥、固废等,来实现自我“造血”,缓解污染物处理带来的成本提升的压力。
总而言之,烟气污染物治理已成为垃圾焚烧发电厂工艺设计的基础环节之一,选择合理的烟气净化技术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标签: #烟气治理